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加强新时代科普能力建设,更好发挥社科普及在价值引领、文化传承、知识传播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根据省社科联工作安排,市社科联决定举办2025年淮安市社科普及短视频大赛活动,优秀作品将推荐参加第三届“人文社科之光”社科普及短视频大赛。
一、大赛主题
奇妙社科知识之旅
二、作品要求
(一)主题内容
参赛作品须紧扣大赛主题,以纪实、动漫、讲述类短视频,普及宣传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裳∫韵氯嘀魈猓?/p>
1.非遗里的人文社科知识。围绕地方特色非遗文化,通过声情并茂的镜头语言,聚焦非遗背后的历史故事、社会变迁、民俗风情等人文社科元素,通过探索非遗项目的历史渊源、制作技艺、文化内涵等,生动展现其背后的民俗学、民族学、社会学、历史学以及艺术学等方面的知识,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
2.博物馆中的文化符号。通过深入挖掘博物馆特色文物中蕴含的独特文化符号,通过社科普及的视频镜头,解读这类符号背后的社科知识、文化内涵、价值意义,全面展现文物所承载的特有文化价值、人文精神等内容。
3.生活中的社科知识。聚焦百姓日常生活,挖掘蕴含其中“日用而不觉”的社科知识,将看似普通平常,实则蕴藏着古今中外为人处世的知识和智慧,以社科普及新鲜活泼、群众喜闻乐见的镜头方式加以生动呈现,积极传播社会科学知识和理论成果、弘扬人文社科精神。
(二)格式与素材要求
1.参赛作品需保证内容积极健康,传播正能量,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法律法规,符合《网络短视频内容审核标准细则》等相关要求。
2.视频须具备完整图像、声音和字幕,原则上时长不少于2分钟、不超过5分钟,分辨率不低于1920×1080。体裁可为混剪短视频、动画短视频、微电影(剧情类短视频)、AI短视频(需在报名表中注明)、创意短视频,格式为MP4、MOV等主流媒体格式。
3.视频作品片头、正片、片尾层次分明,署名信息完整?;媲逦?、干净,不带角标、台标、水印或LOGO,不插入任何商业性广告。
4.作品创作中不使用国家领导人的视频或画面素材,涉及地图素材的须规范、完整使用。
(三)版权要求
1.参赛作品须为2024或2025年创作的原创作品,版权明晰无争议,包括但不限于画面、音乐、字体版权及肖像授权等。由作品所引起的版权、著作权、名誉权、隐私权等纠纷,一切法律责任均由投稿者本人承担,且主办方将取消相关参赛资格或追回所获奖励。
2.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经主办方许可下,无权以大赛名义进行任何商业性活动?;窠弊髌肥游砜芍靼旆揭怨嫘康氖褂?,主办方有权对入围作品在公共媒体进行展映、公共宣传、结集收藏等活动,作者保留作品的署名权和自行使用权。
三、工作安排
(一)作品征集
1.征集时间:5月1日—5月23日
2.参赛对象:凡热爱社会科学普及事业和乐于参与普及推广社会科学知识的社科普及工作者、社科普及爱好者、社会团体、在校学生等均可报名参赛。
3.报送方式:进入“无线淮安”微信公众号,点击下方菜单栏“短视频大赛”进入作品报送页面,按要求填写个人信息、作品内容介绍并上传参赛视频即可。
(二)专家评审
市社科联将邀请社科专家、资深媒体专家等担任评委,对参赛作品进行形式和内容审核,对作品内容、制作技术、创意设计等进行评选。
(三)展示推荐
获奖作品将在中国淮安网及有关媒体进行展示。
四、奖项设置
2025年淮安市社科普及短视频大赛设:
一等奖3名,颁发荣誉证书及2000元奖金;
二等奖6名,颁发荣誉证书及1000元奖金;
三等奖若干名,颁发荣誉证书。
联系人:李致远,83997196。
技术支持:崔峰,80828986。